2023年,是党和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也是学校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银河贵宾厅官方网党委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三抓三促”行动;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组织实施“九项工程”,推动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突破。
2023年,是学习教育之年。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高标准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引领各级党组织以主题教育促进中心工作,以中心工作推动主题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中新网等平台发布4篇专题文章进行了宣传报道。严格落实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11次、专题交流研讨4次,积极开展理论研究阐释,学校在省级以上党报发表理论阐释文章17篇。召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构建“门门有思政、人人讲育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入选全省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建立双班主任制,制定实施方案及考核办法,校领导、处级领导干部共198人全员担任“第二班主任”,持续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典型做法被《中国教育报》宣传报道。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修订4项纪检监察工作制度,4项纪检监察议事规则,内巡8个二级单位党组织,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023年,是谋篇布局之年。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紧扣中心工作,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聚焦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难题,确定重点调研课题11项、一般调研课题173项,并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统筹推进,重点实施党建强基工程、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平安校园建设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学生就业突破工程、科研水平提升工程、专业结构优化工程、紧缺人才引培工程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等“九项工程”,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着力解决困扰学校改革发展的难点问题,全面提升办学治校、人才培养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2023年,是改革创新之年。实施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改革,确立了以统计学为引领,以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为主体,以理论经济学为基础、多学科交叉融合、共同发展的新时期学科专业战略定位,推动专业升级改造和淘汰更新,新增3个、停招3个本科专业、确定10个微专业。出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学管理等10余项制度,全面加强教学管理,强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改进学风教风。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加快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修订处级干部选任办法,健全年轻干部选育管用机制,选拔任用处级干部24人、科级干部106人,交流处级干部40人、科级干部47人。制定中层班子和干部考核办法等,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延迟退休办法,推动发挥高级职称人才的学术带头作用,制定外聘任课教师管理办法,发挥借智办学、资源共享作用,助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3年,是内涵发展之年。实施学科建设三年规划,组建13个学科科研融合团队,推进有组织学科建设。积极推动博士硕士点申报工作,获批设立统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强化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获批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3门、省级23门,获全省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强化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发表B刊23篇、C刊74篇、C扩28篇,科研服务地方成果17项。重要项目立项数在省内高校排名取得明显进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位居全省高校第四,省软科学项目立项数位居全省高校前列,省社科项目立项数和省第十七次社科成果奖获奖数均位居全省高校第三。修订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引培并举,激发活力,引进博士22人、硕士13人。优化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建立研究生“研学期”制度,精准实施本科生分年级培育计划,积极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落实就业包抓制度,压实责任,完善措施,全力以赴抓就业,实行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建立就业“红黄牌”预警制度,校领导班子成员、职能处室和各学院走访联系用人单位318家,校地合作举办大型线上线下双选会9场,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落实率较上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2023年,是优化环境之年。科学规划各校区功能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学服务功能。多方争取经费,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23年财政专项拨款增长为历年来最多。实施物业外包,规范临时用工,提高保障水平。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启动体育馆建设等8个重大项目,审批117个、储备86个项目,实施消防改造五年规划,加快实施树人楼、立德楼加固维修项目,从根本上改变基础设施现状。完成私有云平台和数据库一体机建设,建成可视化综合大厅,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推出学生食堂特价窗口,增加供应教工早晚餐,增开通勤车次,加快校园健康驿站、卫生室(保健室)建设,加装文化广场扶梯,用心用力用情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2023年,是高效治理之年。深入推进“三抓三促”行动,梳理出22个方面的问题,落实44项行动任务,以优良党风引领干部作风、师德师风、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加强依法治校,修订完善学校章程,制定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在学校办公室设立政策法治科,做好学校层面重要制度、文件、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审查,推动完善校级层面各项法务制度。理顺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调整设立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税务学院,更名统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为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信息工程与人工智能学院,整合成立“一带一路”经济研究院,设立学生就业与校友工作处,调整教师发展中心建制和教务处、高教中心职能职责,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调整计算机公共实验室归属,切实提升内部治理效能。
2023年,是开放交流之年。先后加入“亚信成员国领先大学伙伴关系网络”“中外财经教育联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员单位”,举办协办参加中白教育合作会议5次,新增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学生联合培养项目2个。深化中新教育合作,推进“新加坡丝路孔子课堂”成功升级更名为“新加坡丝路孔子学院”。发挥财经高校特色优势,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举办“全省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和“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省一级干部教育培训班,举办庆阳市“统计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和“党政领导干部网络素养与技能提升”专题培训班,承办“全省高校宣传部长高级研修班”,完成甘肃省委老干部局、甘肃省审计厅等培训班10余期,受到上级部门和广大学员一致好评,学校在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上作代表发言。助力乡村振兴,加大资金投入,轮换帮扶干部14名,正处级以上干部结对关爱孤儿及特困家庭83户。
回望2023年,全校上下戮力同心、奋发有为、攻坚克难、苦干实干,以坚持不懈的拼搏奋斗,开创了学校事业蒸蒸日上的崭新局面!
2024年,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学校追赶超越、争先进位的关键之年。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筚路蓝缕启山林”的责任、“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笃定,砥砺奋进、勇毅前行,奋力谱写建设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财经大学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