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信息 -> 学术活动

数智与提质“2023第十一届高校GIS论坛之名师进校园”

发布日期:2023-09-18 来源:农林经济管理学院   点击量:

报告一《数字孪生流域:数据、模型和计算》

主讲人:张晓祥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时 间:2023年9月22日(星期五)14:30—16:00

地 点:和平校区润德楼博雅堂

内 容:数字孪生流域是GIS空间分析与模拟的典型应用领域,非常强调为流域综合管理而服务的数据采集、传输、管理、可视化到模型模拟和应用的信息技术综合集成。建设数字孪生流域,需要针对水利应用动态性、实时性强的特点,构建集空间数据集成管理、水利专业模型开发、实时模拟平台建设为一体的集成“数据-模型-计算”的动态GIS关键技术及其水利行业解决方案。本讲座将根据目前河海大学参与的部分数字孪生流域的部分建设案例,并结合河海大学前期在水文、水动力、海洋水动力、水环境等领域数值模拟的研究积累,评述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系统平台、示范应用,梳理数字孪生流域在基础数据组织、空间数据分析、空间数据建模、专业模型开发、实时计算模拟、系统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建设要点和难点。希望对空间分析和模拟、数字孪生流域感兴趣的同学能注意开展“数据-模型-计算”的学科交叉研究,注重在实际工作中开展数字孪生流域的算据、算法、算力建设,提升空间数据分析能力、专业领域建模能力、计算领域提升能力等三种能力。

主讲人简介:

张晓祥,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为河海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河海大学地理空间智能与流域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数字流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利信息化、GIS空间分析与建模。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主持和承担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参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累计发表各类论文约80篇,另主持译著1部,主编教材1部,参编著作和教材5部。张晓祥教授还是华人学者中国内外知名的地理学思想史特别是空间分析思想史的研究专家,他撰写了数十万字的有影响的地理学思想史文章。

报告二:《时空无缝遥感数据重建方法及应用》

主讲人:王群明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时 间:2023年9月22日(星期五)16:00—17:30

地 点:和平校区润德楼博雅堂

内 容:全球尺度下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在空间和时间维上均面临着不同程度缺失。本报告介绍报告人近些年在时域重建与空域重建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以及在全球土壤湿度数据重建、地表温度数据重建、植被覆盖度制图等方面的应用。

主讲人简介:

王群明,同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香港理工大学博士,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博士后。曾任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讲师/助理教授,现任该校客座教授。遥感领域顶刊RSE编委,测绘学报(英文版)编委,国际期刊Science of Remote Sensing(RSE姐妹刊)和PE&RS副主编。研究方向为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两项。已发表国际SCI期刊论文80余篇,包括第一/通讯作者50余篇。获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排名第四)、香港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香港博士政府奖学金等荣誉。